本文转自:株洲日报
跑操活动,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保持健康体魄。 记者/戴凛 摄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戴凛) 7月4日,株洲市南方中学2025年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讨会举行,城区30余所初中学校主要负责人与学生、家长代表参与活动。当天,株洲景炎初级学校、建宁实验中学、淞南中学等15所初中被授牌为南方中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校”。
近年来,北京、山东、江苏等地,以及省内部分城市已陆续启动初高中融合衔接教育探索,推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而我市以南方中学为代表的高中,也已开始了这项全新的探索与尝试。
探索试点,制定个性化成长路径
创建于1958年的株洲市南方中学,原为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集团公司子弟中学。1994年晋升为省重点,2004年挂牌“省示范”。2021年,学校搬入航空城新校区,让这所从工棚起家的军工企业子弟学校华丽转身为现代化的三湘名校。
南方中学校长龙梦娜介绍,学校现有正高级、特级教师5人,历届市级学科带头人45人,其中博士1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35%。
为做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南方中学安排了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李文艺老师任班主任。作为学校生物奥赛主教练,她依据学生基础与特长,制定了个性化的成长路径,明确了分层目标规划。
班级设立“创新之星”“学科领航者”“劳动标兵”等月度表彰,建立班级荣誉体系,邀请优秀校友、专家开展生涯规划分享并形成榜样引领。
“和清华大学的学长通书信,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信心。”同学们表示,通过与清华学子建立书信往来,激发了冲刺顶尖学府的动力。
不仅如此,学生还建立了异质分组优势互补的学习小组协同机制组建模式,跨学科项目课题式研究的任务驱动,过程性评价与增值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教师答疑+智能辅助的立体化答疑制度,助力学生夯实学科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培育劳动习惯,提升实践协作。
早期培养,让优秀者更优秀
“深切感受到身边同学的优秀,他们思维敏捷、求知若渴,时时激励我奋进。”来自长沙市一中株洲实验学校的肖义涵同学说,在南方中学近半年的学习时光,在一次次小组合作探究中,学会了担当责任;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里,收获了迎难而上的勇气。
来自白鹤学校初中部的肖阳玉洁同学表示,衔接学段的学习内容更有深度和广度,更具挑战。但身边都是优秀的同学,大家互相支持鼓励,这激励着自己更加努力学习。而且南方中学为了让大家尽快适应寄宿生活,还安排了生活导师,开设了“减压劳动课”,让大家走进田间地头,收获乐趣与成就感。
“融合衔接教育实现了让优秀者更优秀,让进取者更有方向的教育愿景。”作为南方中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校”,建宁实验中学校长刘小波认为,授牌不是简单的校际合作,而是构建区域教育生态的重要里程碑,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到更多高中竞赛课程,初中学校也与南方中学名师工作室形成了深度联动。
龙梦娜表示,非常珍视这个群体的人才培养探索,不断尝试全方位衔接。确定了“以夯实学科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培育劳动习惯”为短期目标,以“构建跨学科思维,提升实践协作与抗压能力”为中期目标,以“塑造社会责任感和自主发展意识,为高校输送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储备”为长期目标。
有家长表示,一开始,对于这种打破传统的衔接教育模式有些担忧,担心孩子跟不上进度,反而会影响学习状态。但是通过持续观察发现,老师将复杂的知识化繁为简,为孩子们化解了学习中的重重难关。中考前夕,老师们还为孩子们薄弱的科目进行精准辅导和答疑,让孩子们从容迎接各种挑战。
配资证券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